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从昨天开始,全国有1071万高考考生将走进考场,这也是时隔17年后,高考时间再次拨回7月。受疫情影响,常规的学习安排被打乱,加之今年还是多地高考改革后的首次“新高考”,这个被称为“史上最难”的高考季,注定让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难以忘怀。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2020年同样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从年初的雄心勃勃,到一季度的阴霾笼罩,再到二季度的拨云见日,过程跌宕起伏。
尽管最新的销量数据还没有出炉,不过根据中汽协的预测,6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28万辆,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1%。1-6月累计销量预计完成1024万辆,同比下降17%,降幅也比1-5月继续收窄。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的心情普遍还是不错的。不过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在整体车市稳步复苏的背后,自主品牌却依旧没有摆脱颓势,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被“蚕食”。此时回过头来想想,疫情其实并没有改变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只不过是加速了行业洗牌和产业升级。
而在这场谁都无法置身事外的“考试”中,我们发现吉利、长安、长城等主流自主品牌的“解题”思路也有了新的变化。
上攻之路迎来“大考”
首先必须要肯定,自主品牌近年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不论是从外观设计到技术实力,还是从营销策略到战略布局,自主品牌都在整体向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单车价格的上涨。
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统计,2010年自主品牌70%以上的销量都来自于8万及以下车型, 而到了2014年这一比例则降至62.7%。
此后,随着自主品牌纷纷布局高端化市场,自主品牌车型的价格也在迅速拉升,2019年8万及以下车型销量只占到27.6%,10-15万区间车型销量却上升到37%,15万以上产品的销量同样提高到12.3%。显然,挡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价格天花板正逐渐被打破。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品牌向上就成为了必然。事实上,如今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溢价已被大幅提升,甚至在15万以下市场一些强势品牌已经赶超了部分合资品牌。
然而进入2019年之后,随着市场首购需求进入平稳期,增购需求逐渐释放,一旦消费者有了更高的追求和目标时,大部分人的主观意识仍然会倾向合资或进口品牌。
显然,对于在技术、设计、性能和质量等方面不断创新的自主品牌来讲,冲击价格的天花板并非难事,彻底改变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若非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自主品牌还可以慢慢扎实自己向上的脚步,可眼下如何更好地生存才是当务之急。
从高定价重回高价值
于是乎,我们看到领克在领克05刷新了品牌及产品价值新高度后,又迅速布局了一款设计惊艳,但定位更为入门和家用的领克06。
还有豪越,作为吉利目前产品系列中的首款B级以及具备7座设计的SUV车型,此前外界普遍预测豪越的价格可能会跟星越接近。然而,这款定位吉利全新旗舰的车型,正式售价却只有10.36-13.96万,着实外界感到意外。
再有长安今年主打的新车UNI-T,作为长安乘用车高端产品序列“引力”的首款车型,这款车同样有着诸多光环,像独创的无边界设计理念、L3级自动驾驶技术、面部识别、车载微信以及蓝鲸NE1.5T发动机等等。但即便如此,UNI-T顶配也不过13.39万而已。
不仅如此,类似情况也发生在首搭荣威新狮标的RX5 PLUS、北汽的新旗舰BEIJING-X7、主打年轻运动化市场的传祺GS4 COUPE等自主品牌新车上,它们的定价同样集中在15万的大关内。
不难看出,在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合资品牌不断降维打击的压力下,自主品牌的上攻策略已经悄然从将产品打入更高价位重新聚焦到了塑造产品的高价值上。如今看来,这也是兼顾销量恢复与利润之间平衡的最有效的办法。
当然了,有人会说有危机才有机会,才能出现新的领跑者。不过还是那句话,品牌向上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想要成为领跑者,首先必须得先活下来对吧。